謹防尿道結石病從口入
來源:網(wǎng)絡 時間:2020-04-12 11:09 咨詢專家
俗話說病從口入,一語道明飲食和疾病有極密切關系,泌尿系結石也不例外。結石形成的一些因素如結石成分、結石形成的促進物和抑制物,除和某些代謝疾病有關外,都可由食物代謝而產(chǎn)生。
近年來曾有以調(diào)節(jié)飲食而取得有效降低泌尿系結石復發(fā)率的報道。飲食可影響尿成分及pH,從而影響結石成核和生長,但是隨意改變飲食看似有益實則有害。這就是說飲食治療必須建立在客觀證實的代謝紊亂基礎上,有的放矢方為良策。為了更準確地掌握飲食成分對尿成分和尿石形成的影響。
據(jù)分析,尿路結石中,最主要的成分為草酸鈣(鈣食品)。我國尿路結石病人的結石成分為草酸鈣者,約占87.5%。在平時,一個正常成人,每天從尿中排出草酸鹽為12~40毫克。這些草酸鹽一部分來自食物,如果食物中草酸鹽攝人量過多,尿液中的草酸鈣又處于過飽和狀態(tài),多余的草酸鈣晶體就可能從尿中析出而形成結石。
在食物中,含草酸鹽最高的是菠菜,而菠菜又是人們常吃的蔬菜(蔬菜食品)之一。那么吃菠菜會使尿中草酸排泄量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研究人員曾對10名健康(健康食品)人作了試驗,讓他們分別食用燙熟和炒熟后的菠菜,然后測定尿液。
結果食用200克菠菜后,尿中草酸排泄量明顯增高,特別在食后2~4小時達到高峰,8小時后仍高于試驗前水平,比未食菠菜者增加草酸20~25毫克,接近于一般人24小時尿草酸的平均量。試驗還發(fā)現(xiàn),吃炒熟菠菜的比吃燙熟菠菜的尿中草酸排泄量高。
可見,尿路結石病人不宜再吃菠菜,因為他們尿中的草酸鈣本身已處于過飽和狀態(tài),若再食,就可能加重病情。如果尿路結石病人,通過手術已除去了結石,忌吃菠菜就可預防復發(fā)。健康人食用菠菜時,多飲水,可以稀釋尿液,降低尿草酸濃度;多采用燙食法,這對預防結石是有益的。
據(jù)國外專家研究,尿路結石與吃晚餐太晚有關。其原因是,尿路結石的主要成分是鈣,而食物中含的鈣除一部分通過腸壁被機體吸收外,多余的全部從尿中排出。人們排尿的最高峰是飯后3-5小時,而晚飯吃得過晚,人們一般不再進行活動,因而使晚飯后產(chǎn)生的尿液全部留在尿路中,這樣尿路中尿液的鈣(鈣食品)含量也就不斷增加,久之,就形成了結石。
39健康網(wǎng)( www.39.net)專稿,未經(jīng)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本文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歡迎咨詢。
本文內(nèi)容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