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體檢保護腎臟
來源:網絡 時間:2020-04-26 10:26 咨詢專家
慢性腎臟病是當今威脅世界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在發(fā)達國家,普通人群的患病率為6.5%—16%,美國慢性腎臟病人數已超過2000萬。在我國,普通人群中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也接近10%,40歲以上人群高達18.7%,由此推測中國慢性腎臟病人數有可能超過1個億!因此,開展“世界腎臟病日”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廣大公眾對腎臟疾病的認識,普及腎臟病防治的知識,維護人民健康的生活。
公眾對腎臟疾病知曉率不到1%
據武警總腎內科主任張建榮介紹,在去年世界腎臟病日期間公布了一項調查結果,我國40歲以上的人群腎臟病的發(fā)病率已從10年前的1%上升到近年來的8%—9%,這是因為近些年來,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和生存壓力增大而導致的不良生活方式以及人口老齡化、糖尿病、高血壓、代謝綜合征等的增多,導致慢性腎臟疾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張主任希望大家更多地了解腎臟保健知識,呵護我們的腎臟。
目前,大家對于腎臟病的認識以及保護腎臟的常識都還不夠。與危害人類健康的其他重大疾病例如心腦血管病相比,慢性腎臟病表現的更為隱匿。這是一類臨床表現“沉默”的疾病,沒有不適癥狀,很多人都是在“不知不覺”中得了腎臟病,直到體檢時才發(fā)現。還有一部分人雖然已經被確診了慢性腎病,但重視不夠,治療不積極,幾年之后發(fā)展成為“腎臟病晚期———尿毒癥”,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只能通過頻繁透析或腎臟移植才能維持生命,給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的生理心理及經濟負擔。調查顯示,公眾對腎臟疾病及其危害的知曉率很低,還不到1%,這也是造成早期就診率低的重要原因。
腎臟病可以早期發(fā)現
大家都知道,腎臟病是可以早期發(fā)現的,但健康人該如何及時發(fā)現或監(jiān)測腎臟有沒有問題呢?對此,張建榮主任指出,首先要定期體檢。尿常規(guī)、血常規(guī)、血生化和腎臟超聲,這些基本的檢查就可以排查出是否患有腎臟疾病。特別是尿微量白蛋白、腎小球濾過率等檢查能更早地發(fā)現腎臟疾病。
其次在生活中要留心有無慢性腎臟病出現的以下信號:乏力、容易疲勞、腰酸、腰痛;尿中出現泡沫增多且不易消退;血尿;夜尿增多;反復眼瞼或下肢浮腫;血壓增高;不明原因的貧血、皮膚瘙癢、小腿抽筋、牙齦出血等;不明原因的食欲減退、惡心、嘔吐以及尿量減少等。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腎臟疾病患者沒有明顯的“病感”,極易被忽視,所以,體檢非常重要。
張建榮主任提醒說,兒童和女性要格外警惕腎臟病。據報道小兒腎病最近幾年發(fā)病有一個向上的趨勢。小兒腎臟疾病如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多為感染、過敏等因素導致免疫功能紊亂而發(fā)病;另外,由于現代女性生存壓力加大,以及女性自身的生理特點,容易引起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等患病比例非常高,也會逆向導致腎炎。
張建榮主任指出,當腎功能減退或喪失的情況下,無法將代謝廢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體外時,通過血液透析設備將其排出體外以維持生命代謝。如果出現疲倦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腰痛、夜尿增多、全身水腫、血壓升高,呼氣帶尿味、皮膚瘙癢,嚴重時可伴有肌肉震顫、手腳麻木、嗜睡、反應遲鈍等表現。化驗檢查最重要的指標是腎小球濾過率(GFR)〈15ml/min;血肌酐〉707umol/L或血鉀≥6.5mmol/L,此時就應積極開始血液透析治療。張建榮主任強調說,目前,血液透析是應用最廣的腎臟替代治療方法。
今日熱點:“做體檢前還能親自開車去醫(yī)院,可為什么做個跑步機心臟檢查就猝死了?”……[體檢猝死醫(yī)院,誰之過]
- 教你自查性欲是否減退
- 望 聞 觸 女性私處自己查
- 披露:婦科檢查全過程
- 專家防癌經:每年查體兩次
- 小心婦檢遭遇“艷照門”
- 婦科檢查遇到的尷尬事件
- 為孩子,孕檢請做性病檢查
- 外國人結婚也要強制婚檢嗎?
本文內容來自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歡迎咨詢。
本文內容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快捷導航
/Direct![](/skin/images/list/direct.png)
在線預約
/Online booking![](/skin/images/list/online_booking.png?202102091605)